热 门 信 息 推 荐 信 息  
普通信息【晚安正能量】失败激发我们前进…10-29
普通信息热烈祝贺八符格福建运营中心启动10-16
普通信息【国庆特刊】听政协文史专员论八…10-05
普通信息【中秋特刊】从八符格看中国“圆…10-04
普通信息【中秋特刊】中秋传统习俗知多少10-04
普通信息【八符格温馨提示】国庆长假,孩…10-03
普通信息【国庆特刊】重温八符格20年温暖…10-03
普通信息【重磅】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10-02
普通信息【国庆特刊】关于国庆节不仅仅只…10-02
普通信息八符格创始人张学团2017国庆、中…10-01
您现在的位置: 八符格 >> 八符格 >> 八符格 >> 正文
 
八符格端午特刊: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八符格国学课堂 端午特辑 传统节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6\1 星期四

八符格国学课堂: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来临,为了让大家过一个有情怀、有文化气息的端午节,八符格特别制作这期国学科普,邀请大家一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感受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起源: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因其忠君爱国的高贵品质和情操,端午千百年来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流传下来。

 

端午节别称

端午的多个名称叫法:

端午节

“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地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龙舟节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中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赛龙舟历史悠久,已流传两千多年,是中国民间传统水上体育娱乐项目,多是在喜庆节日举行,是多人集体划桨竞赛。传出国外后,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并形成了国际比赛。

当五汛

在上海部分农村,靠杭州湾北岸一带区域,如奉贤、南汇等地区,习惯上称“端五节”为“当五汛”。

天中节

此名称根据阴阳术数而来。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卷二十·熙朝乐事》:“端午为天中节,是因为午日太阳行至中天,达到最高点,午时尤然,故称之为天中节”。日本以五月五日为“男儿节”,可能也是据天中节而来,因其认为只有男子秉承天地中通之气。[1]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粽节

古人端午吃粽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出嫁女亦各归宁,因呼为女儿节。”[1]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

菖蒲节

端午节除是古代图腾祭祀节外亦是“祛病防疫"的节日。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邪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端午习俗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八符格知识延伸:

2017年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逝世2294周年,早在1953年,屈原逝世2230周年之际,世界和平理事会通过决议,确定屈原为当年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2009930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审议并批准了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千百年来纪念屈原,关于端午的诗词文学作品不胜枚举,八符格特别进行了整理,供大家参考:端午节纪念屈原,因此,它也成了人们心中的诗人节。历代诗词中有不少描述端午景象、缅怀古人的诗词佳作。

创作时代

诗词名

作者

唐代

端午

文秀

竞渡诗

卢肇

端午

李隆基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竞渡曲

刘禹锡

五丝

褚朝阳

宋代

五月五日

梅尧臣

和端午

张耒

乙卯重五诗

陆游

六幺令·天中节

苏轼

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

苏轼

菩萨蛮·包中香黍分边角

陈与义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

竹枝歌

范成大

贺新郎·旧俗传荆楚

许及之

元代

己酉端午

贝琼

明代

午日处州禁竞渡

汤显祖

五日·选一

陈子龙

午日观竞渡

边贡

近现代

七律·端午

老舍

 

     在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之际,八符格邀请大家一起参与“八符格.2017端午节中华翰墨写名诗”线上活动,共同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及互联网,本文采用、转载出于传递信息、教育、学习及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之目的。

信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条信息:

  • 下一条信息: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