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您之前提到过一个大书法的概念。请您介绍一下什么是大书法?
张华庆:
大书法是2006年在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全国组联工作会议上提出来的。它的定义是以汉字为载体,包括各种书写工具和嵌刻工具所创造的艺术作品,涵盖了毛笔、硬笔、篆刻和刻字。
在2017年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弘扬中国文化,践行大书法”的理念被写入中国硬笔书法协会的章程。我们现在不遗余力地在海内外推动中华文化,践行大书法的理念。
新华网:
互联网时代,书写往往被电脑和手机所取代。您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张华庆:
语言和文字关乎民族的繁衍和生息。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汉字的书写在什么时刻都不能丢弃。当下,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单位实现了无笔化办公。但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角度,我认为中国字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书法课必须坚持,应该大力推动写字教育和书法教学。
教育部也出台了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开展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系列工程。这说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华文化在学校里面的传承,把写字教育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
张华庆做客新华访谈。新华网曹鹏 摄
新华网:
您曾经说过,写字就是爱国主义教育。为什么会这么说呢?
张华庆:
中国字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核心,中华文化能够传承就是靠文字与语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把字写好就是爱国主义的体现。
我20岁左右的时候拜访了著名的作家冰心。当时我除了自己搞创作,也带学生。冰心老人就跟我讲,从事教育行业是爱国的。“写字教育就是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受到冰心老人的这种启发。
新华网:
您认为中国书法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是坚持传统还是开拓创新?
张华庆:
开拓创新和继承传统是一脉相承的,它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书法有很多流派。我们推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后来书法一代接一代传承发展,包括唐朝的颜真卿、欧阳询、柳公权、虞世南、褚遂良。宋朝出现了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书法艺术在传承的过程中,又在不断地演变、开拓、发展。
去年,我专程去看了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的颜真卿书法专题展览。当时这个展览已经举行了一个多月,但现场还是有数以千计的人在排队,为了看《祭侄稿》真迹排队70分钟。
我感到非常自豪,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上有这么伟大的作品而感到光荣和自豪。现在随着“一带一路”的推动,在世界范围内更是掀起了学习汉语、学写中国字的热潮。
张华庆做客新华访谈,畅谈书法艺术发展。新华网曹鹏 摄
新华网:
您认为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到现阶段,急待解决的难点和痛点是什么?
张华庆:
我们在书法教育方面断代了。现在公办学校书法老师的缺口大概在五六十万。
随着科技发展,很多人已经不用笔来书写了。电脑和手机的输入法非常方便,输入一个字,后面的字就直接“联想”出来了。等到真正要写那个字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提笔忘字”。
所以,我们要加强中小学的书法教育。2002年,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写字教育的若干意见,对当时全国中小学的写字教育起到了比较积极的推动作用。2012年,教育部又推出了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加强书法教育的意见,这个意见力度更大了。
在近两年的国际交流中,我发现不少外国人很羡慕中国大力推动书法教育。他们感受到中国政府对文化的重视。国际上很多朋友穿的衣服上会印有汉字。他们并不懂唐诗宋词,但是认为中国字非常美。
不过,社会上还是有很多鬼画符的“丑书”,还有手都健全却用嘴、头发、脚来书写的“俗书”,是不规范的。要写漂漂亮亮的中国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们要不忘初心之志,创造艺术之美,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这是我们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和中国书法家协会的责任和担当。